【摘要】目的:使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的杨氏模量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
附属医院收治的颈动脉斑块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二维超声检测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根据斑块回声的特点,对斑块性质做出评
估并分类,即强回声、混合回声及低回声斑块;再通过SWE技术检测出颈动脉斑块的硬度值(杨氏模量值)。比较3种不同类型斑块的杨
氏模量值。结果:88例患者经二维超声发现132个颈动脉斑块,其中强回声斑块、低回声斑块、混合回声斑块分别为31个、50个、51个。
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图像中,低回声斑块显示为蓝色;混合回声斑块显示为红蓝相间,颜色混杂;强回声斑块显示为红色。低回声斑块组
的平均、最小、最大杨氏模量值分别为(25.49±4.01)kPa、(11.29±3.65)kPa和(38.05±5.45)kPa,混合回声斑块组的平均、最小、
最大杨氏模量值分别为(48.36±6.15)kPa、(28.69±5.49)kPa和(70.07±5.65)kPa,强回声斑块组的平均、最小、最大杨氏模量值
分别为(82.05±6.38)kPa、(66.95±9.06)kPa和(101.78±8.02)kPa;混合回声斑块组和低回声斑块组的杨氏模量值均低于强回声斑
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回声斑块组的杨氏模量值均低于混合回声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
用SWE技术定量检测颈动脉斑块的杨氏模量值,可以初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内部组成成分。
【关键词】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颈动脉;斑块;杨氏模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