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癌介入术后肿瘤活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5月—2024年10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癌介入术后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对介入术后肿瘤活性的诊断效能;观察螺旋CT灌注成像的影像学表现,并比较介入治疗前的癌灶与正常肝组织的血流灌注相关参数差异、介入治疗前后血流灌注相关参数变、介入治疗后残留病灶和完全灭活病灶的血流灌注相关参数差异。结果:DSA检查结果显示,150例患者中,67例患者的病灶中存在残留活性,83例患者的病灶完全灭活,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灵敏度为88.05%,特异度为84.33%,阳性预测值为81.94%,阴性预测值为89.74%,准确率为86.00%;介入治疗后,癌灶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肝动脉灌注量(HAP)、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全肝总灌注量(TLP)、表面通透性(PS)均高于正常肝组织,门静脉灌注量(PVP)、平均通过时间(MTT)、开始时间(TTS)均低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残留活性灶的BV、BF、HAP、HAPI、TLP、PS均高于完全灭活病灶,PVP、TTS均低于完全灭活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留活性灶和完全灭活病灶的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灌注成像可有效评估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肿瘤活性变化,为临床中肿瘤活性的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螺旋CT灌注成像;肝癌;介入治疗;肿瘤活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