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
2025年
第10期
医学影像

【摘要】目的:探讨GE 3.0T MRI多技术[时间飞跃法(TOF)、动态对比增强法(DCE)、磁共振管壁成像(MR-VWI)]联合应用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贺州市人民医院接受GE 3.0T MRI技术检查的80例疑似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结果:80例疑似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患者经血管造影诊断确诊73例。MRI多技术联合检查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高于3D-TOF MRA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3例明确动脉血管狭窄病变患者共显示608条血管,经3.0T MRI多技术联合检查与血管造影技术的符合率为92.11%。3D-TOF MRA血管狭窄的图像多表现为:动脉腔节段性狭窄,远端动脉分支减少,血管显影较差,或也可见多只血管动脉血流中段,远端动脉显影,表现为走形僵硬、凹凸不平、管径粗细不等,甚至表现为串珠样改变、管壁比较粗糙。DCE-MRA血管狭窄图像:能显示颅内血管变异具体情况、血管起源、血管狭窄部位、病变程度与远端血管分支情况以及血管代偿情况。3D MR-VWI(CUBE序列)可以很好地定性和定量评价血管腔、管壁及其病变情况,直观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成分、斑块负荷和稳定性等。结论:3.0T MRI多技术可提高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的诊断效果,对血管动脉狭窄病变程度的检查效果较优。

【关键词】3.0T磁共振成像;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


阅读全文
  •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网
超星

版权所有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京ICP备2025106106号-1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