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CT和MRI应用于骨质疏松性与非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n=35)和非骨质疏松组(n=45),对两组患者均实施MRI检查以及腰椎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CT特征、MRI特征、椎旁肌肉MRI指标。结果:骨质疏松组患者压缩骨折程度、合并骨裂性骨折数、椎体内低密度影量、骨折累及附件数量高于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患者椎体松质骨CT值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高信号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腰椎T1 加权成像信号特点以及腰椎T2 加权成像信号特点和非骨质疏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双侧椎旁肌横截面积、腰椎肌肉程度、脂肪变性比例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骨折患者应用CT和MRI进行诊断会表现出不相同的影像学特征,临床中可以联合应用,进而有效鉴别患者的腰椎骨折类型,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
【关键词】CT;MRI;骨质疏松腰椎骨折;非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