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CT在肺磨玻璃影结节(GGN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32例GG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以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并比较两种不同扫描技术在识别GGNs形态学特征、区分其良恶性及评估浸润性能力上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种方法的辐射剂量。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对GGNs边缘毛刺征、分叶征、内部空洞征、血管集束征、钙化程度以及胸膜凹陷征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病理检测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常规剂量CT与低剂量CT诊断GGNs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病理检测结果,65例恶性GGNs患者中浸润性肺癌28例,非浸润性肺癌37例,常规剂量CT与低剂量CT诊断GGNs浸润性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常规剂量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低剂量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CT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以及有效管球剂量均高于低剂量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在GGNs的形态学特征及良恶性诊断上均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两者无显著差异。然而,在评估结节浸润性方面,常规剂量CT展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同时,低剂量CT在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适用于筛查及随访。
【关键词】常规剂量CT;低剂量CT;肺磨玻璃影结节;CT容积剂量指数;有效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