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2月济南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单眼发病PACG患者140例,均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术程顺利。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比较患眼和健侧眼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参数角膜厚度、房角开放距离500、晶状体厚度、前房深度、睫状突厚度、小梁睫状体距离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参数对PACG的诊断价值,并比较手术治疗前、后患眼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参数水平差异。结果:PACG患者患眼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参数房角开放距离500、前房深度以及小梁睫状体距离水平低于健侧眼,晶状体厚度高于健侧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眼位角膜厚度、睫状突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参数房角开放距离500、晶状体厚度、前房深度以及小梁睫状体距离对 PACG的诊断AUC分别为0.762、0.820、0.797、0.814,灵敏度为64.3%、73.6%、74.3%、77.9%,特异度为82.1%、76.4%、70.0%、72.1%。与术前进行比较,术后1个月PACG患者患眼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参数房角开放距离500、前房深度以及小梁睫状体距离均升高,晶状体厚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角膜厚度、睫状突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是评估PACG患者前房结构的有效方法,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超声生物显微镜;虹膜切除术;诊断价值;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