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
2022年
第2期
影像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诊断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4月—2021年4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40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病变程度分为代偿期肝硬化组(n=215)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组(n=185);另选择同期20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高频超声、低频超声及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观察各组肝包膜结构变化,并比较各组脾静脉、门静脉内径和血流速度的差异。结果: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的肝实质回声、肝包膜、肝脾静脉清晰度、肝脏边界形态、脾脏面积、胆囊壁、肝内韧带超声半定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包膜平滑度夹角均值和方差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且连续性线段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 <0.05)。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脾静脉、门静脉内径显著大于对照组,且门静脉、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高低频超声诊断代偿期肝硬化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单一低频或高频检查(P <0.05)。结论:高频超声能够清楚显示肝包膜、部分肝实质细微变化,与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能够弥补低频探查肝脏表面技术缺陷,显著提高早期肝硬化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慢性乙肝肝硬化;早期病变;高频超声;低频超声;


  •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网
超星

版权所有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京ICP备2025106106号-1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