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肠脂垂炎(PEA)的 CT 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 2020 年 2 月—2024 年 2 月经临床证实的 44 例 PEA 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邻近结构情况。结果:44 例 PEA 患者中,发病部位在乙状结肠及降结肠、乙状结肠交界处 26 例(56.52%),降结肠旁 16 例(34.78%),结肠脾曲旁 1 例(2.17%),升结肠旁 2 例(4.36%),回盲部 1 例(2.17%),有 2 例患者分别可见两处病灶;CT 显示,所有病灶均位于结肠旁,圆形或卵圆形的含脂性肿块样影,密度稍高于肠管周围脂肪间隙;病灶边缘可见环状稍高密度影 46 处(100.00%);病灶周围脂肪间隙见絮状渗出样稍高密度影 39 处(84.78%);病灶中心区域出现点状、条索状高密度影 32 处(69.57%);病灶周围未见明显渗出 7 处(15.22%);病灶旁结肠壁轻度增厚 6 处(13.04%)。结论:肠脂垂炎具有特征性的 CT 表现,正确的诊断可避免该病的过度治疗。
【关键词】原发性肠脂垂炎;急腹症;计算机体层摄影;乙状结肠;降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