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
2025年
第6期
影像技术

【摘要】目的:探讨 FACT3d 脂肪定量技术评估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髋周肌肉改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 2023 年 9 月—2024 年 6 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 41 例为病例组(患侧 59 髋,健侧 23 髋),另选取正常健康者 9 名为对照组。受检者均行常规 MRI、FACT 序列扫描,根据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分期标准分为 0 期、Ⅰ期、Ⅱ期及Ⅲ期。勾画臀大肌、缝匠肌、髂腰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感兴趣区,获得肌肉横截面积(CSA)、脂肪分数(FF)值,观察各肌肉 CSA、FF 的差异,并分析各肌肉 CSA、FF与 ARCO 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各组髂腰肌、缝匠肌、股直肌、臀大肌、阔筋膜张肌的 CSA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组股直肌 FF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各组的髂腰肌、缝匠肌、臀大肌、阔筋膜张肌的 FF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SA 与 ARCO 分期未呈现出相关性(P > 0.05);除股直肌外,缝匠肌、髂腰肌、臀大肌、阔筋膜张肌 FF 值与 ARCO 分期均呈正相关(P < 0.05)。结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周肌肉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挛缩、脂肪浸润,以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最为明显,并且 FACT3d 脂肪定量技术能在早期发现髋周肌肉的内在改变。


【关键词】FACT 3D 脂肪定量技术;股骨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肌肉;脂肪含量


阅读全文
  •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网
超星

版权所有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京ICP备2025106106号-1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