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 1.5T 磁共振 3D 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在县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融安县人民医院 2022 年 6 月—2023 年 8 月收治的 31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 31 名无脑血管病、脑肿瘤及其他颅脑疾病或影响颅脑血流量疾病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使用美国 GE 1.5T MR 扫描仪进行 3D-ASL 检查,扫描序列包括横断面 T1WI FSE、T2WI FSE、T2WI FLAIR、DWI 及 3D-TOF 法,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病灶中心区脑血流量(CBF)水平低于对侧相应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脑梗死病灶区、缺血半暗带区、镜面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脑梗死病灶区、缺血半暗带区表观弥散系数(AD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3D-ASL 诊断方案可达到预期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