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评估中国南方地区正常人及额窦炎患者在额隐窝气房的CT 影像学表现上是否有区别。方法:收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4 年3 月行鼻旁窦CT 扫描的患者100 例(有效数据187 侧)的影像学数据,并导入RadiAnt DICOM Viewer(2020.2)进行三维重建,记录其Lund-Mackay 鼻窦炎程度量化评分、额窦大小、额窦口前后径、额隐窝气房、钩突附着方式等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比较正常人(额窦炎症评分0 分)与额窦炎患者(额窦炎症评分1 ~ 2 分)在鼻窦解剖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87 侧有效数据中,正常额窦共144 侧(77.01%),炎症额窦共43 侧(22.99%)炎症额窦组与正常额窦组的年龄、侧别、额窦前后径、额窦大小、ANC、SAC、SAFC、SBC、SBFC、FS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炎症额窦组与正常额窦组的前组筛窦炎症评分、OMC 炎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IFAC 标准下额窦炎与额隐窝气房无明显相关性,与额窦引流通道处(前组筛窦、OMC 等)的炎症刺激下黏膜肿胀、窦口阻塞因素相关。
【关键词】额窦炎;额隐窝气房;额窦引流通道;CT 影像学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