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
2024年
第19期
影像研究

【摘要】目的:应用超声评估腹直肌分离与前盆腔器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22 年 6 月—2024 年 3 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80 例初产妇,按照前盆腔结构异常情况划分为实验组(合并前盆腔结构异常,n=40),对照组(未合并前盆腔结构异常, n=40),均实施腹部及盆底超声检查,检查肛提肌功能、前盆腔器官脱垂以及脐上 3 cm、脐部以及脐下 3 cm 的腹直肌间距,分析两组产妇 的不同位置的腹直肌间距及前盆腔器官脱垂及肛提肌裂孔面积情况。结果:两组产妇脐上 3 cm、脐下 3 cm 的腹直肌间距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实验组脐部位置的腹直肌间距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产妇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和对照组静息时膀胱颈最低点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最大瓦氏动 作下膀胱颈最低点位置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膀胱颈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腹直肌间距与最大瓦氏动作时膀胱 颈位置、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正相关性中等(P < 0.05)。结论:腹直肌分离、前盆腔器官脱垂具有相关性,应注重对腹直肌间 距的检查,并及时干预,降低产后前盆腔器官脱垂问题发生率。 


【关键词】超声;腹直肌分离;前盆腔器官;相关性

阅读全文
  •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网
超星

版权所有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京ICP备2025106106号-1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