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
2024年
第17期
论著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B 超在囊型肝包虫病分型中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林芝市人民医院 2021 年 10 月— 2023 年 12 月 105 例临床拟诊为肝包虫病患者的 CT 与 B 超分型结果和图像特征。通过 Kappa 检验评价 CT、B 超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 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照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105 例患者术前行 B 超、CT 共检出 142 个病灶,手术 病理证实其中 120 个为囊型肝包虫病,其中单囊型(CE1 型)21 例 , 多子囊型(CE2 型)15 例,内囊塌陷型(CE3 型)41 例,实变型(CE4 型) 20 例,钙化型(CE5 型)23 例。术前 CT 扫描检出 121 个囊性肝包虫病灶,21 个非包虫病灶。B 超检出 110 个肝包虫囊肿,32 个非包虫 病变。经 Kappa 检验,CT 检查与病理一致性较高。B 超检查与病理一致性中等。经 ROC 曲线分析得出,CT 检查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 为 0.870(95%CI:0.803 ~ 0.920),且 CT 的 ROC 的 AUC 大于 B 超,提示 CT 检查诊断效能较 B 超高。包虫囊肿内出现子囊为肝包虫 病的特征性影像表现。钙化是另一重要特征性改变,存在于囊性肝包虫病的各个类型中。结论:B 超与 CT 是检查囊型肝包虫病的主要方法, 不同类型囊型肝包虫的 B 超和 CT 表现不同,CT 对囊型肝包虫诊断效能较高,在早期诊断、术前评估及疗效检测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囊型肝包虫病;多排螺旋 CT;诊断价值

  •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网
超星

版权所有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京ICP备2025106106号-1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