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 CT 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 CT 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 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金川集团职工医院 2022 年 7 月—2023 年 7 月收治的 107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 回顾性分析,均接受 CT 平扫、CTP 检查及 CTA 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 107 例急性缺血性脑 卒中患者梗死区与对侧各参数比较、缺血半暗带区与对侧各参数比较、缺血半暗带区与梗死区各参数比较。分析典型病例及相关图片。 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区脑血流量(CBF)低于对侧,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长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区 CBF 低于对侧,MTT、TTP 长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缺 血半暗带区 CBF 高于梗死区,MTT、TTP 短于梗死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CTA、CTP 虽均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但 CTP 检查可更为有效、全面地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临床可将该检查方式作为辅助诊断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并根据以上所得内容及结果给予相关干预措施,以此达到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的目的。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