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
2024年
第7期
影像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评估老年人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 2022 年 2 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的老年患者 119 例,分为易损斑块组(66 例)和非易损斑块组(53 例), 均行二维超声和 SMI 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超声特征差异,并分析不同方法对老年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 间体质量指数、吸烟构成比、脉压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间斑块最大厚径、位置、表面情况、内部有无强回声、内部强回 声数量、SMI 新生血管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平衡 BMI、吸烟构成比、脉压差因素后分析,除内部有无强回声外,两组间 上述其他参数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斑块最大厚径、位置、表面情况、内部强回声数量、SMI 新生血管级别及多参数联合预测 老年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均> 0.7,其中多参数联合评估的 ROC 曲线下面积最大,为 0.933,灵敏度和 特异度分别为 87.90% 和 88.70%。结论:运用二维超声联合 SMI 技术评估老年人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超声特征;超微血管成像技术

  •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网
超星

版权所有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京ICP备2025106106号-1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