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
2024年
第2期
影像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下尿路病变的 CT 图像形态特征与其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扬州大学附属江都 人民医院 2022 年 4 月—2023 年 3 月收治的 120 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前列腺总体积(TPV)< 50 mL 设为 A 组, TPV ≥ 50 mL 设为 B 组,前列腺突入膀胱距离(IPP)< 10 mm 设为 C 组,IPP ≥ 10 mm 设为 D 组,统计其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突入膀胱、 前列腺尿道夹角等形态学指标,并与下尿路临床表现进行关联。结果:120 例患者 IPP 和国际前列腺增生症状评分标准(IPSS)之间存在 统计学意义;在前列腺增生中,IPP > 10 mm 和前列腺尿道夹角(PUA)> 35°时,前列腺增生的下尿路症状加重;IPP 是影响 IPSS 发生 的一个重要因子。结论:IPP 与 IPSS 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 TPV、IPP 和 PUA 的增大,病人下尿路症状加重。在前列腺增生中,IPP 为 10 mm 以上,PUA 为 35°或更高时,其下尿路症状(LUTS)发生率较高,IPP 可有效地预测其病情。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CT 影像;形态学特点;下尿路症状

  •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网
超星

版权所有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京ICP备2025106106号-1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