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 CT 和核磁共振应用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方法:将我院在 2018 年 8 月—2020 年 8 月已经确诊并进行治疗的 34 例腔隙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接受 C T 检查,随后再进行核磁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病灶诊断结果以及检查相关结果。结果:3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检查病灶结果显示,小脑 29 例,占比 85.29%,脑干 30 例,占比 88.24%,基底 28 例,占比 82.35%,丘脑 31 例,占比 91.18%,明显高于 C T 组,小脑 18 例,占比 52.94%,脑干 17 例,占比 50.00%,基底 19 例,占比 55.88%,丘脑 23 例,占比 6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核磁共振检查梗死的平均直径、平均病灶检出数量高于 C T 检查(P < 0.05),但 C T 检查检出时间、检查费用优于核磁共振检查(P < 0.05);临床实验室等综合检查为最终诊断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可知,核磁共振检查符合率 94.12%,C T 检查符合率 73.53%,核磁共振检查明显高于 C T 检查(P < 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临床上应用核磁共振检查虽然检查时间比较长,费用更高,但是检出结果更为准确,值得在临床上持续推广应用。
【关键词】 CT;核磁共振;腔隙性脑梗死;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