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结合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探索早熟儿童垂体形态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激素代谢之间的相 关性。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2023 年 8 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性早熟诊断的女童 36 例,其中中枢性性早熟(CPP)组 12 例, 外周性性早熟组(PPP)24 例,并匹配正常对照 22 例。先采用交互式半自动分割方法对垂体进行分割提取,后采用基于顶点的表面重建对 垂体进行三维建模,计算垂体的各项形态学指标。结果:CPP 组垂体矢状高径明显大于 PPP 组及正常组(P < 0.05),垂体体积明显大于正 常组(P < 0.05),三组垂体表面积、矢状前后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PP 组的垂体体积及表面积与促黄体生成激素(LH)、 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激发峰值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激素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垂体形态变化能够反映垂体功能的改变,垂体的 三维形态与血清中促性腺激素水平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因此多模态的垂体形态学分析可作为 CPP 的诊断及治疗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性早熟;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垂体形态学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