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后产妇盆底功能改变经盆底三维超声检查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自 2020 年 4 月—2022 年 2 月收治的 120 名足月、初产单胎孕妇,按照其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 = 65)及剖宫产组 = 65)及剖宫产组 (n = 55),全部产妇在产后 5 周均进行了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对比两组产后 5 周分娩盆底功能异常改变、 = 55),全部产妇在产后 5 周均进行了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对比两组产后 5 周分娩盆底功能异常改变、Valsalva 动作超声相关参数以及肛 提肌裂孔参数差异。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后 6 周发生盆底功能异常的总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阴道分娩组 与剖宫产组相比胱颈移动度较大、膀胱距离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距离较短、膀胱尿道后角较大、尿道倾斜角较大、尿道旋转角较大、膀胱 逼尿肌厚较厚、肛管直肠连接部位距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垂直距离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阴道分娩组静息态下左右径、 前后径、面积,最大 Valsalva 动作下左右径、前后径、面积均大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无论是阴道分娩或者 剖宫产均会对产妇的盆底结构及功能造成不良的影响,且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相比可能造成的盆底损伤程度更加严重,这也要求妇产科医生对 产妇盆底功能的恢复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阴道分娩;剖宫产;盆底功能改变;盆底三维超声;盆底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