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mapping 技术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泰安市中医医院 2021 年 8 月— 2023 年 7 月收治的 107 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 100 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 CMR 检查,分析两组心 脏功能、结构参数 [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 心肌质量、心肌质量指数、每搏输出量指数(SVI)、最大室壁厚度、最大间隔壁厚度 ]、整体心肌的增强前 T1 值(T1pre 值)以及增强后 T1 值(T1post 值)、心肌细胞外容积分数(ECV)、ΔT1 值(增强后 T1 缩短值)。结果:两组受试者 LVEDV 比较差异不显著(P > 0.05)。 研究组 LVESV 显著小于对照组,SV、LVEF、心肌质量、心肌质量指数、最大室壁厚度、间隔壁最大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 0.05)。两 组受试者左心室整体 T1post 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 > 0.05)。研究组左心室整体 T1pre 值和 ECV 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T1pre 值、 ΔT1 值、ECV 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966、0.938、0.811,T1pre 值特异度为 94.39%、灵敏度为 89.00%,T1post 值的 AUC 为 0.436 (95% CI CI:0.357 ~ 0.514),无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价值。结论:CMR T1 mapping 技术能够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纤维化进行 定量评估,相比于 LGE, T1 mapping 可以更早地发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纤维化,其中 T1pre 值诊断效能较高。
【关键词】磁共振 mapping 技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脏功能;心脏结构;心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