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盆底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变化评价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可行性。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间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盆腔磁共振检查的 100 例 PFD 女性患者及 40 例健康体检女性,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磁共振成 像和 DTI 扫描,测量尿道中段环形括约肌、纵行肌、双侧耻骨直肠肌和髂尾肌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比较两组 各参数值变化。结果:观察组尿道中段的环形括约肌、纵行肌及髂尾肌肌纤维的 ADC 和 FA 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耻骨直肠肌 FA 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本研究表明,DTI 检查能反映盆底肌、尿道中段的环形括约肌、 纵行肌及髂尾肌肌纤维结构变化,用以评估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较强可行性。
【关键词】盆底肌;盆腔括约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表观弥散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