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
2023年
第15期
影像技术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 MRI(DCE-MRI)+ 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颈部淋巴结性质评估中的优势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 析 2020 年 2 月—2023年 3 月惠阳三和医院收治的 92 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 DCE-MRI 与弥散加权成像(DWI) 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对 DCE-MRI+ADC 值诊断颈部淋巴结性质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良恶性淋巴结的 Kep、Ve 值、ADC 值等参数差异。结果: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 MRI 影像表现虽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在形态、大小及信号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异。病理 证实 92 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中恶性 38 例,良性 54 例,DCE-MRI 及 ADC 联合检出恶性 40 例,良性 52 例。DCE-MRI 及 ADC 联合检查 的准确率为 89.13%、灵敏度 89.47%、特异度 88.89%,Kappa=0.776,与病理检查一致性良好;颈部恶性淋巴结患者与颈部良性淋巴结患者有 关定量参数方面的 Ke p 值、Ve 值、ADC 值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DCE-MRI 联合 ADC 值可以提高对颈部淋巴 结性质判断的准确性,相关定量参数为颈部淋巴结良恶性判断提供了精准的定量诊断依据。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良恶性;MRI;动态对比增强;ADC 值

  •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网
超星

版权所有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京ICP备2025106106号-1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