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 CT 和 MRI 在不同分型踝关节运动骨折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0 月南京梅 山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 82 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 CT 和 MRI 检查,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确定诊断分型,比较不同 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特点及骨折分型诊断准确率,评估患者复位质量、内固定质量、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CT 三维重建显示 患者骨折处可见高密度影现场,明显高于周围临近组织肌肉;损伤时骨间韧带中断、挛缩、增宽清晰可见,韧带连续性中断,呈现低密度影; MRI 诊断患者患处韧带变细、增粗、表面不平,T2W1 上信号增强,28 例患者存在积液,脂肪抑制图像在液体及出血的部位均呈现高信号。 CT 三维重建在旋前外展型(pronation abduction,PAB)、旋后内收型(supination-adduction,SABD)诊断准确率高于 MRI 检查,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但对旋后外旋型(supination-external rotation,SER)、旋前外旋型(pronation-external-rotation, PER)诊断情况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SER、PER、SABD 患者均实现骨折解剖复位和内固定满意,PAB 患者中 22 例患者手术 均成功,3 例患者后踝复位不佳将导致下胫腓联合无法复位。术后 1 d,CT 三维重建检测 PAB、SABD 分型复位、内固定质量检查符合率高 于 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 SER、PER 诊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 6 个月,术后出现踝关节疼痛、 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 9 例,实际发生率 10.98%,CT 与 MRI 检查预测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 CT 与 MRI 联合 预测率为 100%。结论:CT、MRI 检查可从不同角度对踝关节骨折术前分型诊断、复位质量及术后并发症预测,两者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为预后诊治提供影像学支撑。
【关键词】踝关节功能;踝关节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螺钉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