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在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 AMI 患者 76 例为 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术前、术后 7 d 及术后 3 个月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AMI 患者 术前、术后 7 d、术后 3 个月的超声心动图各个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与相比,术后 7 d 的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显著高于术前,左室收缩末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DS)、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 房直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左室舒张末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DD)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与术前、术后 7 d 相比,术后 3 个月超声心动图各个指标改善更显著(P < 0.01)。结论:AMI 患者 PCI 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能 有效反映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可为评价 AMI 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依据,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左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