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
2022年
第24期
影像技术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硬化性腺病(sclerosing adenosis,SA)与浸润性乳腺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采用自动乳腺全容 积超声影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3 月—2022 年 7 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 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的 SA 患者 72 例(SA 组)与 IBC 患者 65 例(IBC 组),所有患者均采用 ABVS 进行检查,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影像 特征。结果:SA 组病灶直径小于 IB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BC 组 ABVS 二维平面征象(病灶形态、回声特征)与 IB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 ABVS 冠状面征象上,SA 组以后方回声增强或无改变(81.94%)、病灶边缘光滑清晰(84.72%)、 无钙化(68.06%)、无“汇聚征”(79.17%)为主要特征,IBC 组以后方回声衰减(58.46%)、病灶边缘有毛刺(67.69%)、微钙化(56.92%)、 有“汇聚征”(69.23%)为主要特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 A 组以集群分布(47.83%)、弥漫分布(39.13%)为 主要钙化分布征象,IBC 组以集群分布(55.10%)、段样分布(20.41%)、区域分布(18.37%)为主要钙化分布征象,两组钙化分布征象 (段样分布、弥漫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 ABVS 二维平面征象上,SA 与 IBC 虽然因部分重叠难以明确鉴 别,但二者在后方回声、病灶边缘、钙化及“汇聚征”具有一定差异,可利用 ABVS 冠状面征象进行鉴别。 


【关键词】自动乳腺全容积超声影像;乳腺硬化性腺病;浸润性乳腺癌;诊断价值

  •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网
超星

版权所有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京ICP备2025106106号-1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