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
2022年
第23期
医学影像

【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评估产后早期初产妇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2020 年 12 月广州爱 博恩妇产医院接收的 69 例经阴道分娩的盆底功能异常初产妇作为观察组,产后 6 ~ 8 周予以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另选取同 期产后盆底功能正常的 59 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产后 6 ~ 8 周予以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比两组产妇的最大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及腹 直肌间距,同时评估经阴道超声检查对盆底功能异常的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最大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脐水平腹直肌间距小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产妇脐上 3 c m 和脐下 3 c m 腹直肌间距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尿道内口开放、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直肠膨出、会阴体过度运动的检 出率高于经腹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产妇开展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够有效对其产后腹直肌以及盆底结构和功能 进行评估。此外,产妇腹直肌间距增加有可能会对产妇的盆底结构和功能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引发盆底功能异常。 


【关键词】超声检查;产后早期;女性腹直肌;盆底结构

  •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网
超星

版权所有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京ICP备2025106106号-1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