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 MRI 及 B 超对乳腺 X 线摄影中“局灶性不对称”征象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 2016 年 3 月— 2021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86 例经乳腺 X 线诊断具有“局灶性不对称”征象且触诊有包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 7 天内均进行 B 超及 MRI 检查 , 以临床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磁共振和 B 超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86 例患者中,经过金标准确诊为良性疾病的有 47 例,包括腺病 23 例、炎性病变 15 例、脂肪坏死 5 例、纤维腺瘤 4 例;恶性疾病的 有 39 例,为浸润性导管癌 16 例、导管原位癌 10 例、浸润性小叶癌 9 例、浸润性混合性腺癌 4 例。MRI 检查结果:恶性患者病灶形态为分 叶状、不规则形 36 例(92.31%),病灶边缘不清晰(毛刺样或不规则)34 例(87.18%),病灶不均匀强化有 38 例(97.44%),非肿块样强 化的有 35 例(89.74%);病灶时间 - 信号强化曲线(TIC)类型Ⅱ型 8 例(20.51%),Ⅲ型 31 例(79.49%);1 H-MRS 图像上病灶于 3.2 ppm 处出胆碱峰 20 例(51.28%)。B 超检查结果:恶性病灶 30 例(76.92%)呈低回声结节,26 例(66.67%)结节伴有钙化,32 例(82.05%) 结节边界不清且表面不光滑,30 例病灶内存在较丰富血流信号(76.92%)。经过 B 超检查确诊 40 例,真阳为 31 例,9 例误诊,8 例漏诊; MRI 检查确诊 39 例,38 例为真阳,1 例误诊,1 例漏诊;经过 B 超检查确诊 40 例,真阳为 31 例,9 例误诊,8 例漏诊;MRI 检查确诊 39 例, 38 例为真阳,1 例误诊,1 例漏诊;MRI 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7.67%、97.44%、97.87%、 97.44% 以及 97.87%,均高于 B 超检查的 80.23%、79.49%、80.85%、77.50% 以及 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磁共振对 于局灶性不对称的检查和最终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对于病灶的病灶形态学特征、动态增强情况的检查具有较高价值,能够及时 发现潜在病灶,对于良恶性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关键词】磁共振检查;乳腺 X 线;B 超;局灶性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