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
2022年
第18期
影像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经会阴盆底超声定量参数评估产后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10 月— 2022年 1月于酒泉市人民医院分娩并进行产后复查的 418例初产妇为对象,根据产后是否发生POP分为POP组(n=147)和非POP组(n=271)。 所有产妇均接受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静息状态下、缩肛状态下和最大 Valsalva 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面积、膀 胱尿道后角(posterior urethrovesical angle,PUA),计算膀胱颈移动度(bladder neck down distance,BND)和膀胱尿道后角变化 [changes in PUA,R-A(PUA)]。结果:POP 组静息状态下、缩肛状态下、最大 Valsalva 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面积和 PUA 均大于非 PO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OP 组 BND、R-A(PUA)均显著大于非 POP 组(P < 0.05)。结论:产后 POP 患者盆腔结构 不稳定性增加,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膀胱颈移动和膀胱尿道后角改变与产后 POP 的发生关系密切,临床可通过经会阴盆底超声定量参数 对产后 POP 进行筛查,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预防或降低产后 POP 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盆腔脏器脱垂;初产妇;经会阴盆底超声;诊断

  •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网
超星

版权所有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京ICP备2025106106号-1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