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 MRI 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对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 息肉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鹤山市人民医院 2018 年 1 月—2021 年 1 月收治的 41 例Ⅰ期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组)以及 45 例子 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组)。对所有受试者均开展 DCE-MRI 诊断,比较不同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 DCE-MRI 相关指标水平。采 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 DCE-MRI 相关指标鉴别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效能。此外,比较不同子宫内膜 病变患者时间 - 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以及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 4(human epididymal secretory protein 4, HE4)、糖类抗原 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以及 miR-21 水平。此外,比较两组 MRI 表现特征的差异。结果:子宫内膜癌 组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最大对比增强率(maximal contrast enhancement ratio,MCER)以及 ER90s-60s 均显著低于子宫内膜 息肉组(P < 0.05)。经 ROC 曲线分析发现,TTP、MCER 以及 ER90s-60s 值联合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曲线下面积、 敏感度、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均高于上述三项指标单独检测(P < 0.05)。子宫内膜癌组 TIC 类型为Ⅰ型、Ⅱ型人数占比均高于子宫内 膜息肉组,而Ⅲ型人数占比低于子宫内膜息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子宫内膜癌组血清 HE4、CA125 以及 miR-21 水平 均高于子宫内膜息肉组(P < 0.05)。子宫内膜癌组 MRI 表现特征中的纤维核、囊变、出血、带蒂、窄基底以及结合带完整发生率均显 著低于子宫内膜息肉组(P < 0.05)。结论:DCE-MRI 对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鉴别价值较高。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诊断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