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
2021年
第24期
综合医学

【摘要】目的:分析 3 位相束支传导阻滞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2021 年 3 月生成的动态心电图资料当中选取 60 例快频率依赖性束支阻滞患者,将其纳入病理性阻滞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 60 例房早伴室内差传患者,将其纳入生理性阻滞组,用动态心电图仪开展 24h 监测,就两组 R-R 间期进行比较,另分析病理性阻滞组转 / 未转变成永久性阻滞患者所对应的 R-R 间期,探讨 3 位相束支传导阻滞所对应的动态心电图特征。结果:病理性阻滞组冠心病发生率(61.67%)较生理性阻滞组(28.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病理性阻滞组 60 例患者中,23 例左束支阻滞(19 例冠心病),37 例右束支阻滞(18 例冠心病)。阻滞都发生于白天,常见诱因为活动后心率加快,临界心率为 59 ~ 120 次 / m i n,束支阻滞伴随心动周期的不断延长而最终消失。生理性阻滞组中,Q R S 波在发生阻滞时,都呈现为右束支阻滞型,多数 P 波重叠 T 波,有着明显的长 - 短周期。生理性阻滞组在发生阻滞时,其 R-R 间期显著短于基础 R-R 间期(P < 0.05);病理性阻滞组在发生阻滞时,其 R-R 间期显著长于生理性阻滞组(P < 0.05)。左、右束支永久性患者的阻滞时 R-R 间期、基础 R-R 间期均显著长于间歇性及恢复正常传导者(P < 0.05)。结论:在进行 3 位相束支传导阻滞诊断过程中,动态心电图能够准确检出冠心病,明确其临床表现,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3 位相束支传导阻滞;动态心电图;冠心病


  •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网
超星

版权所有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京ICP备2025106106号-1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