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比较 C T、核磁共振两种影像学方法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 2019 年 1 月—2020 年 6 月期间于本单位就诊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共 50 例,先后给予 C T 诊断和核磁共振诊断。将两种影像学方法的如下观察指标纳入组间对比:(1)诊断准确率;(2)对小于 1.5 m m 厚度、1.5 ~ 6 m m 厚度、6 ~ 9 m m 厚度、大于 9 m m 厚度血肿的检出率;(3)对顶枕叶、颞叶、额叶、额颞叶、轴外等不同部位损伤的检出率。结果:核磁共振具有 94%(47/50)的诊断准确率,比 CT 的 78%(39/50)高,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χ2=5.316,P=0.021 < 0.05)。核磁共振对小于 1.5 mm 厚度、1.5 ~ 6 mm 厚度、6 ~ 9 mm 厚度、大于 9 mm 厚度血肿的检出率分别为 24%(12/50)、62%(31/50)、44%(22/50)、28%(14/50),均比 C T 的 8%(4/50)、20%(10/50)、10%(5/50)、4%(2/50)高,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χ2=4.762、18.231、14.663、10.714,P=0.029、0.000、0.000、0.001 < 0.05)。核磁共振对顶枕叶、颞叶、额叶、额颞叶、轴外等不同部位损伤的检出率分别为 16%(8/50)、28%(14/50)、16%(8/50)、16%(8/50)、30%(15/50),比 CT 的 4%、0%(0/50)、4%(2/50)、4%(2/50)、6%(3/50)高,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χ2=4.000、16.279、4.000、4.000、9.756,P =0.046、0.000、0.046、0.046、0.002 < 0.05)。结论:在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上,无论是对不同厚度的血肿,还是对不同部位的损伤,核磁共振均有更高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其临床价值比 CT 更高。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核磁共振;CT;临床诊断价值;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