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 3.0T MRI、MSCT 检查技术用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诊断的临床价值及诊断鉴别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 2019 年 1 月—2021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疑似 RPLS 患者。所有患者分别采用 MSCT、3.0T MRI 诊断,分析影像特征,并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不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R P L S 以双侧大脑后部皮质下脑白质为病灶主要分布部位。M R I 影像学表现:T2WI 及 FLAIR 信号特征以高水平为主要表现;MSCT 影像学表现:脑皮质下影密度呈较低显示,部分患者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呈高水平。MRI 诊断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均高于 MSCT 诊断,其中,两种方法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经临床治疗后,RPLS MRI 表现更加显著,因此,临床内科医师需对 RPLS 影像学特征了解充分,并予以实施早期有效诊疗,从而对神经损伤后遗症具有积极预防作用。
【关键词】3.0T MRI;MSCT;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诊断鉴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