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
2021年
第18期
医学影像

【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2021 年 4 月在我院治疗的 60 例疑似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 C T 检查、高频彩超检查,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诊出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60 例患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32 例,其余 28 例为上消化道梗阻或其他疾病,高频彩超诊出 30 例(93.75%),C T 检查诊出 21 例(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高频彩超检出阳性 30 例(真阳性 29 例,假阳性 1 例),阴性 30 例(真阴性 27 例,假阴性 3 例);CT 检查检出阳性 21 例(真阳性 18 例,假阳性 3 例),阴性 39 例(真阴性 25 例,假阴性 14 例);高频彩超诊断的灵敏度 90.63%、特异度 96.43%、准确性 93.33% 均高于 C T 诊断的 56.25%、89.29%、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高,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先天性肠旋转不良;高频超声;诊断价值


  •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网
超星

版权所有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京ICP备2025106106号-1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