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首页
期刊
2021年
第17期
综合医学

【摘要】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评估生物反馈电刺激对膀胱颈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10 月—2020 年 12 月在我院分娩,并于产后42 d 开始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 130 例,产妇康复治疗前后均进行盆底超声膀胱颈活动度的观察及盆底肌力的检测,然后比较两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静息状态及 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下移距离缩短(6.49±1.33)mm、静息状态膀胱后角缩小(8.98±2.2)°、Valsalva 状态下膀胱后角缩小(12.24±0.03)°、Valsalva 状态下膀胱旋转角减小(17.45±4.19)°,阴道肌电压提升(7.75±1.60)μV、阴道肌张力提升(35.59±3.21)cmH2O、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增加(5.2±0.50)cmHg、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增加(13.35±1.41)cmHg,夜尿次数下降(1.24±0.1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产后康复治疗对于膀胱颈活动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康复治疗前后观察盆底超声对膀胱颈活动度结构的影响,结合盆底肌力变化的情况,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操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膀胱颈活动度;盆底超声;生物反馈电刺激;应用价值


  • 首页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常见问题解答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网
超星

版权所有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编辑部    京ICP备2025106106号-1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