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 R I)对术后肛周深部感染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 2019 年 12 月—2020 年 12 月我院影像科检查的 196 例术后肛周深部感染性病变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收集整理所有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均对其进行 M R I 检查,将所得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以此判断该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 MRI 检查结果显示,在 196 例患者中,单纯肛周深部脓肿有 183 例(93.37%),合并有瘘管的患者有 13例(6.63%)。单房脓肿有 181个(86.60%),多房脓肿有 28个(13.40%)。检出脓腔有 209个,总的符合率为 98.12%(209/213),布于坐骨直肠间隙有 103个(49.28%),骨盆直肠间隙有 71个(33.97%),高位括约肌有 35个(16.75%)。其形态呈现不规则条块的有 91个(43.54%),类圆形的有 70 个(33.49%),呈分叶状的有 48 个(22.97%)。检出内口 136 个,诊断符合率为 92.52%(136/147)。以上数据显示,M R I 诊断结果与手术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 > 0.05)。结论: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术后肛周深部感染性病变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和脓肿、内口病灶检出率,有助于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肛周深部感染性病变;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