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影像学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 2019 年 1 月—2020 年 5 月本院 68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实施 X 线平片检查与核磁共振(M R 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X 线检查检出率是76.47%,MRI 检查检出率是 97.06%,MRI 检查较 X 线检查高,差异显著(P < 0.05);68 例患者总计进行 180 个位置的检查,包括 50 条肌腱,130 个关节;关节积液、肌腱炎、腱鞘水肿、骨侵蚀、滑膜增生、骨髓水肿检出率方面,X 线检查分别是 4.00%、4.00%、6.00%、7.69%、4.62%、0.00%,MRI 检查分别是 16.00%、6.00%、8.00%、16.15%、5.38%、6.15%,关节积液、骨侵蚀、骨髓水肿检出率方面,MRI 检查更高,与 X 线检查存在显著差异(P < 0.05);而肌腱炎、腱鞘水肿、滑膜增生检出率方面,两种检查方法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 > 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 R I 检查方法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效果较 X 线平片检查更好,其能够将类风湿关节炎病理变化清楚地反映出来,从而更好判断疾病,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X 线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