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在脑梗死患者早期临床分组诊断中予以 C T、M R I 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自本院脑梗死患者 80 例,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3 月—2020 年 3 月,所有患者均分别予以 C T 检查和 M R I 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下的诊断效果。结果:从诊断准确率上看,M R I检查为 97.5%(78/80),C T 检查为 68.8%(55/80),存在显著差异(P < 0.05);从不同部位检出结果上看,小脑 12 例、颞叶 20 例、基底节 15 例、脑干 18 例、枕叶 10 例、额叶 5 例。M R I 检查中,小脑检出率为 83.3%(10/12)、颞叶检出率为 90.0%(18/20)、基底节检出率为93.3%(14/15)、脑干检出率为 88.9%(16/18)、枕叶检出率为 90.0%(9/10)、额叶检出率为 100.0%(5/5);C T 检查中,小脑检出率为50.0%(6/12)、颞叶检出率为 65.0%(13/20)、基底节检出率为 53.3%(8/15)、脑干检出率为 66.7%(12/18)、枕叶检出率为 40.0%(4/10)、额叶检出率为 40.0%(2/5),存在显著差异(P < 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而言,在早期临床分组诊断中予以 MRI 诊断技术,能明显提升其诊断准确率,相对 CT 检查而言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值得自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早期;临床分组诊断;CT; 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