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接受 CT、MRI 磁共振动脉成像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9 年 10 月—2020 年 10 月收治的60 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研究患者均符合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纳入标准,且患者已经有病理证实。为患者进行 CT、M R I 磁共振动脉成像诊断,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做好确诊指导。结果:两组阳性率对比有差异(P < 0.05),其中,C T 组阳性率为50.00%,M R I 磁共振组阳性率为 80.00%,且 60 例患者磁共振动脉成像检查结果如下:基底动脉分型:A 型 1 条,B 型 10 条,C 型 3 条。A 型并发 B 型 4 条,无异常 3 条。两侧椎动脉检查结果显示:A 型 34 条,B 型 14 条,C 型 14 条,D 型 10 条,A 型并发 B 型 12 条,B 型并发 C 型 12 条,无异常 2 条。结论:研究证实,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诊断过程中,为患者实施 M R I 磁共振动脉成像诊断的价值是较高的,能够满足患者诊断需求,所以可在临床推广该项技术。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CT 检查、MRI 磁共振;动脉成像;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