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 CT 和 MRI 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9 年 10 月—2020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 C T、M R I 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病灶部位检出情况与病灶大小检出情况,并记录两种检查方式的操作时间。结果:此次研究,患者经 C T 检查后,检出个 110 病灶;患者经 M R I 检查后,检出个 335 病灶。比较发现 M R I 额叶、基底节与脑干三个部位病灶检出率均高于 C T(P < 0.05),其余部位病灶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 > 0.05)。C T 检查中,患者病灶直径为 3.8 ~20.5 m m,平均直径为(13.58±2.61)m m;M R I 检查中,患者病灶直径为 1.7 ~ 17.3 m m,平均直径为(7.65±1.25)m m,在< 5 m m、> 5 m m病灶检出率比较上,MRI 检出率均高于 CT(P < 0.05)。在操作时间比较上,CT 检查短于 MRI 检查(P < 0.05)。结论: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诊断中应用 MRI,虽然操作时间较长,但可清晰显示病灶情况,促进病灶检出率的提升,避免微小病灶被遗漏。
【关键词】 早期腔隙性脑梗死;CT;MRI 检查;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