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分别实施 D R 以及 C T 影像检查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7 年 4 月—2020 年 3 月收治的200 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针对所有患者合理展开 C T 检查以及 D R 检查,并且将活检穿刺(病理学检验)作为标准,就两种方法对于病理分型检查准确率以及检查方法准确率展开对比。结果:对所有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实施 C T 诊断后发现,获得准确诊断患者 175 例(87.50%);实施 DR 诊断后发现,获得准确诊断患者 110 例(55.00%);CT 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诊断准确率(87.50%)高于 DR 组(55.00%)明显(P < 0.05);就病理分型进行分析发现,完成 C T 诊断后,属于气管支气管结核、结节或肿块型、肺炎实变型、磨玻璃密度型以及粟粒性病变患者例数分别为 29 例、31 例、30 例、30 例以及 55 例;完成 DR 诊断后,属于气管支气管结核、结节或肿块型、肺炎实变型、磨玻璃密度型以及粟粒性病变患者例数分别为 16 例、18 例、18 例、20 例以及 38 例;C T 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各疾病类型检出率均高于 D R 组明显(P < 0.05)。结论:CT诊断方式有效运用,可将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病理分型检查准确率以及检查方法准确率显著提升,对于不典型肺结核患者早期诊治做出保证。
【关键词】 DR 检查;CT 影响检查;不典型肺结核;病理分型;检查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