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床旁颅脑超声在诊断早产儿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早产儿不同胎龄脑损伤的发病规律。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2019 年 8 月期间在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 209 例为研究对象,在出生后 3 d 内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以上早 产儿按胎龄分组(< 28 周 21 例,28 ~ 29 周 6 d 45 例,30 ~ 33 周 6 d 68 例,34 ~ 36 周 6 d 75 例),分析不同胎龄以及不同出生体质量 新生儿颅脑损伤的具体发生情况。同时将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组,将发生颅脑损伤的新生儿作为患病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 检查和床旁颅脑超声,对两组新生儿的诊断准确率情况进行对比,同时对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患儿的血流信号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参与研 究的 209 例早产儿中出现颅脑损伤的有 137 例,占比 65.55%,其中颅内出血者 76 例,占总样本数 36.36%(76/209),占全部颅脑损伤者的 55.47%(76/137)。胎龄越小者出现颅脑损伤的概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将出生时体质量以 1 500 g 为分界线,体重高 于 1 500 g(含)发生颅脑损伤的比例明显低于体重不足 1 500 g 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参与研究 137 例早产儿中,经 病理诊断为颅脑损伤的早产儿有 137 例,经床旁颅脑超声检查显示有 136 例,其诊断准确率为 99.27%,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脑损伤程度越重,患儿的 PSV 和 EDV 值越低,但 RI 值越低,其中轻度损伤和健康早产儿的 PSV、EDV 和 RI 值,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中度损伤、重度损伤早产儿和 RI 的 PSV 和 EDV 值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床旁颅脑超声检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且影响清晰,可作为不同胎龄早产儿颅脑损伤诊断时的首选方案。
【关键词】早产儿;颅脑超声;脑损伤;颅内出血;不同胎龄